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
[關鍵詞] 當代中國外交,發(fā)展、主權和責任三大需求,需求間的矛盾與協調。
我認為,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有三項基本的利益與需求。這三項基本利益及需求是:第一,發(fā)展利益及需求,即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目標,爭取有利于改革和發(fā)展的相對穩(wěn)定的外部環(huán)境;第二,主權利益及需求,即保障領土、邊界和基本主權不受侵犯,經過一個較長時間的努力逐步實現國家統(tǒng)一;第三,責任需求及利益,即在亞太區(qū)域發(fā)揮積極的、逐漸上升為主導性的影響,努力成為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被公認為起建設性作用的國家。這三種基本需求不是平列的、等重的,而是有一種由內向外、由近至遠、緩急不均的次序;它們之間根本上是互利的,但也會產生重大的矛盾與摩擦。協調工作將是艱難的長期的,對此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在考察不同的需求時,必須通觀全局、統(tǒng)籌未來。
一,發(fā)展需求¡¡中國興盛的基石
"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這是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給中國人留下的最重要的告誡之一,也是"發(fā)展需求"最直接、最簡潔的表述。建國以來半個世紀的歷史證明,如果中國國內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平自主的對外政策往往是空洞乏力的,至少是缺少足夠有力、能夠持續(xù)的社會基礎;國內的經濟事業(yè)發(fā)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外交工作就會根基牢固、"理直氣壯"。當然,內部的事業(yè)成功與否,絕不完全取決于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還決定于國內的政治經濟大政方針;但在這里既然講的是外部環(huán)境的作用,就不能不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盡量保持一個安寧、穩(wěn)定的周邊環(huán)境和大氣氛上。雖然出現了海灣戰(zhàn)爭和科索沃戰(zhàn)爭這樣的地區(qū)性局部戰(zhàn)爭,我相信,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國際關系的主調,全球范圍的大戰(zhàn)是有可能避免的,逼迫中國不得不放棄過去二十年一直堅持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之重心的戰(zhàn)爭形勢,看來也不大可能馬上出現。這種判斷,并不象某些分析者所批評的那樣,是出于某種"教條式的官方見解",或出于對周邊形勢和全球形勢的一種盲目樂觀情緒;相反,從本文的討論可以發(fā)現,它是建立在對新世紀到來之際國際關系總體變化的理論分析之上,是對戰(zhàn)爭與和平各自力量消長的仔細對比之后得出的結論。與此相應,對于中國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不是任何外敵的入侵或其他戰(zhàn)爭,而是中國自身能否保持穩(wěn)定、有序、健康的發(fā)展。
俄羅斯在科索沃問題上顯示的"內虛"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我以為,俄羅斯給人最深刻的教訓之一是,一個國家必須首先把本國的事情辦好,令任何潛在的或現實的敵人或對手難以"趁虛而入";生活中的一個常識是,蒼蠅只叮爛雞蛋。一個大國的滅亡,最根本的破壞因素不是來自外部因素,而是導自深層次的內部問題;大國是不可能被消滅的,它的衰敗往往是從內部開始,從根上爛起;比方說,從民族分裂萌芽,或者從經濟停滯開始,或者從政治混戰(zhàn)發(fā)端,或者從社會失序誘導;陣腳自亂,不攻而破。事實上,最近十年的俄羅斯舞臺,剛好經歷了"民族分裂-經濟停滯-政治混戰(zhàn)-社會失序"的每一幕。俄國目前在抵抗北約蠶食面前表現出來的嚴重"內虛",本質上是由沒有硝煙的"內戰(zhàn)"造成的。
想想葉利欽與國家杜馬之間、與政府之間的似乎永無止息的明爭暗斗對政治氣氛的破壞,想想可怕的車臣之戰(zhàn)對俄國國力的損耗和對軍心的動搖,想想各式各樣的"休克療法"方案對俄羅斯經濟病體的折磨罷!俄羅斯當今外交戰(zhàn)略及其政策的一波三折和難以捉摸,主要不是因為俄外交家的無能,而實在是由于國內政策多變和撲朔迷離所致;俄國軍人在美國和北約對其戰(zhàn)略"腹地"南斯拉夫的狂轟濫炸面前的束手無策,肯定不是因為俄國防部缺少抵抗欲望和抗擊能力,而主要是由于俄國國內經濟的嚴重制約,是由于財政部對國際貨幣基金那點貸款的渴求和巴結,是出于對卷入戰(zhàn)事而導致已十分脆弱的國民經濟陷入崩潰局面的內在擔心。
如果說中國人現在可以從俄國人那里學習什么,那么簡單的類比結論很容易得出:不僅對任何分裂主義勢力不能手軟;更重要的是,政治不能斗,社會不能亂,經濟發(fā)展不能停,自身的改革與制度建設不能中斷。國家的穩(wěn)定和國力的強盛是國家安全的基石,是對外發(fā)言權和國際影響力的主要來源。"堡壘是從內部攻破的",如果沒有國內安全(包括各個領域的發(fā)展與穩(wěn)定),是談不上國家安全的,更難以維護國際安全。歸根結底,最大的不安全在于自身而非外部,最根本的保障是是國家的改革與發(fā)展。
這里想強調一點,盡管有科索沃危機這樣的嚴重消極事態(tài),但它并不意味著大國的戰(zhàn)略聯系已經全面消解,也不是說當今時代世界各國要和平爭發(fā)展的趨勢已被科索沃危機根本逆轉,事實上各主要大國的關系在更加復雜微妙的同時其互動性和依存度(哪怕是不對等的相互依存)也在增強,尤其是,經濟和科技的全球化進程并沒有因此而減速,全球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加活躍,多數國家的經濟增長仍然強勁,世界經濟的總量還在不斷提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從各方面因素綜合判斷,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世界范圍的核戰(zhàn)爭或各主要國家全部卷入、相互對抗的常規(guī)世界大戰(zhàn)仍然有可能避免,各國依然會抓緊時間發(fā)展本國的經濟、科技和綜合國力,大力改善民眾生活質量和基礎設施。這種局面仍然是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的主流,雖然它可能時常受到類似科索沃事態(tài)這種突發(fā)性危機的干擾。顯然,它與過去戰(zhàn)爭與革命年代的環(huán)境大不一樣,那時的條件逼得你沒法長期搞建設、抓經濟,只好為了民族的生存與各種敵人對著干。
現在的情況比戰(zhàn)爭年代復雜得多、變化也快得多,所以鄧小平才說,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尤其是把綜合國力搞上去,等到實力增強了,在國際事務中才好說話。中國的戰(zhàn)略家、軍事家和外交家應當牢牢記住鄧小平的這一告誡。想想看,在中國最近的200年里,絕大部分時間是受人欺壓羞辱的時期,或者是處于緊張的"戰(zhàn)爭與革命"的動員時期,真正象樣的發(fā)展和搞建設只有最近的短短20年,但這20年給中國帶來了多么巨大的躍進:中國從一個經濟發(fā)展動力瀕臨枯竭的陰影下走了出來,其經濟總體規(guī)模(GDP)按匯率計算已經進入世界前十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已經超過日本從而躍居世界第二的位置,中國人至今仍在繼續(xù)實現人類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經濟增長(12億人的國家在20年內以年均8%的速度擴展自己的經濟規(guī)模)!往前看,不用說再有一百年,哪怕再有20年,能夠保持象過去20年那樣的快速發(fā)展,能夠"聚精會神地從事經濟建設",中國人就能完全有理由期待人均水平接近中等發(fā)達國家標準、總量上(不管以什么標準衡量)穩(wěn)居世界"前三甲"的局面。到那個時候,中國就能夠大大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也能夠把更大的資源用于國防現代化建設;到那個時候,"擁兵自重"的中國,不言而喻將在國際事務中握有舉足輕重的發(fā)言權,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才更有可能朝著中國人期待的方向發(fā)展。在談及對現有國際關系的深刻改造或對外部世界的更大貢獻之前,中國人必須對自身的條件和處境有一個清醒的估計。應當承認,盡管經過50年的建設、尤其是通過改革開放二十年的快速發(fā)展,我們的綜合國力已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也大大上升,但是,中國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是一個在多數領域國際排序仍然比較靠后的國家,離最發(fā)達的國家仍然相差很遠。這不僅是指"硬件"方面,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生活水平、道路交通的發(fā)達程度、教育設施齊備和信息手段的現代化、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中國在全球貿易和投資中所占的比重等等,而且應當包括所謂"軟件"部分,如各方面制度的創(chuàng)新能力、服務業(yè)的綜合質量、一般人對外部世界的了解和自我宣傳水平、整個國家對國外資源(包括物質和智力等多方面的資源)的吸引力、理論研究的總體水準和跟蹤世界最先進水平的能力等等。正如國外一位研究者指出的那樣:"軟件實力包括政治、社會和理論上的實力,并且包括以下因素:(1)開放、穩(wěn)定、持久、吸收型的國內政治、社會和經濟制度安排;(2)強大的文化、政治、道德感染力和凝聚力;(3)理論指導;(4)戰(zhàn)略上的深謀遠慮和外交技巧;(5)國內和國際的有效管理,包括有效調動國內和國際資源(尤其是非軍事資源);(6)教育水平高、有強烈文化意識的民眾;(7)高水準的生活水平。中國在取得這種軟件實力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經濟和軍事實力替代不了強大的政治和社會基礎。"歷史地看,當代中國已經沒有、也不可能再有漢唐鼎盛時代那種"放眼無敵手、一覽眾山小"的從容,它從近代以來始終是、現在依然是一個經濟、社會和政治"緊運行"的國家;由于經濟本身結構的轉變與整個社會政治體制的轉變同時推進,對外開放意識不斷擴大的同時民族主義意識(有時在外部事態(tài)的刺激下演化為某種比較極端的情緒)也在急劇滋生,看上去整個國家迅速增長、大力推進卻又問題叢生、麻煩不斷,大量新的麻煩在舊體制遺留下來的問題尚未根治以前就成為新的議事日程內容,如企業(yè)破產和職工下崗、地區(qū)間經濟和教育水平的差距、腐敗現象和所謂"三信危機"等等。無論如何,中國還面臨極其艱難復雜的國內治理任務。"打鐵先要本身硬",中國這句老話形象地說明,我們現在自身的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302023-03湖北自考專科法律畢業(yè)論文匯總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匯總
-
302023-03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9)湖北自考專科法律畢業(yè)論文(9)
-
302023-03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8)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8)
-
302023-03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7)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7)
-
302023-03湖北自考專科法律畢業(yè)論文(6)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6)
-
302023-03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5)湖北自考??品僧厴I(yè)論文(5)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