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新債務重組準則
摘 要:2000年12月財政部對《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進行了修訂,修訂后的新準則在債務重組的定義、方式,債權人和債務人的會計處理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新的債務重組準則極大的規(guī)范了企業(yè)的債務重組行為,防止了企業(yè)借重組之機操縱利潤、粉飾會計報表。但其在執(zhí)行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放棄使用“公允價值”計量是否合適,修改償債條件后判斷債權人是否作出了讓步時需不需要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等。本文就存在的這些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債務重組公允價值現值
Abstract: Ministry of Finance revised the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debt reorganisation in December,2000. New standard revised has great changes on the definition and way of debt reorganisation, and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creditor and debtor. New debt reorganisation standard standardizes debt reorganisation action of enterprise,avoid enterprise manipulating earnings and window-dressing accounting statement while reorganising. It still has some questions during execution course, for example, whethe it is suitable or not for giving up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nd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or not that creditor considers time value of money when judging compromise of creditor after revising debt repayment condition, and so on.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se questions and put forward to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debt reorganisation fair value present worth
1998年6月,財政部發(fā)布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以下簡稱“舊準則” ),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實施。該準則對規(guī)范我國企業(yè)的債務重組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債務人借債務重組操縱利潤等。針對這些問題,財政部對該準則進行了修訂,于2001年1月發(fā)布了修訂后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以下簡稱“新準則” )。新準則的實施增強了企業(yè)經營狀況的真實性及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可靠性,也極大地規(guī)范了企業(yè)的債務重組行為。
1、新舊準則的比較
1、債務重組的定義與方式。舊準則中將債務重組定義為:“在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它強調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和債權人作出讓步,而新準則中不再強調這兩點。新準則將債務重組定義為:“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即不管債務人是否處于財務困難,還是處于清算或改組狀態(tài),也不管債權人是否作出了讓步,只要修改了債務條件的,都應視作債務重組。這就擴大了債務重組的范圍,與澳大利亞會計指南第11號對債務重組的定義是一致的,基本上屬于廣義的債務重組。由于債務重組定義的范圍擴大了,隨之重組的方式也有所改變:一是將舊準則中的“以資產清償債務”方式拆分成了“以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和“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用于償債的非現金資產的價值可以低于也可以高于債務的賬面價值;二是在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這一方式上,除了舊準則中的“延長債務期限并減少債務本金或減少債務利息或免去應付未付利息”之外,還增加了“延長債務期限、延長債務期限并加收利息”等方式,這也體現了債務重組中,債權人并不一定要作出讓步的特點。
2、債務人的會計處理。舊準則中,債務人在債務重組中因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轉讓的資產價值或將來應付金額的差額均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中。一些虧損的上市公司就利用債務重組獲取額外的重組收益及巨額利潤,以使虧損減小或是扭虧為盈,維持報表利潤,使會計報表不真實。因此,新準則中對這點進行了修改,規(guī)定債務人因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轉讓的資產價值或將來應付金額的差額全部計入“資本公積”,不再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這樣,債務人就不可能通過債務重組獲取巨額利潤,粉飾會計報表。如鄭百文重組案中,債權人信達公司與債務人鄭百文在重組協議中免除了其1.5億元的債務。若按舊準則,1.5億元則可全部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將對利潤產生重大影響,誤導投資者和報表使用者。于是財政部明令鄭百文不能將1.5億元確認為收益。按新準則規(guī)定,全部計入資本公積。這樣一來,鄭百文將得不到任何重組收益。此外,舊準則中,債務人在債務重組中只會產生重組收益,不會發(fā)生損失,因此不必做債務重組損失的會計處理。而在新準則中,由于除了債權人讓步的債務重組,還有正常情況下的債務重組,所以債務人有可能發(fā)生債務重組損失,發(fā)生的重組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3、債權人的會計處理。債權人會計處理的主要變化在于債權人對債務重組損失和抵債的非現金資產的價值的計量。舊準則中,債權人對所接受的非現金資產或股權都按公允價值入賬,債權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然而,我國目前的生產資料市場、產權市場尚在建立完善中,又存在太多的人為因素,公允價值是否真的“公允”還值得懷疑,這對會計報表的真實可靠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于是新準則對公允價值進行了修改。當以非現金資產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債權人要按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作為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或股權的入賬價值,因而不會發(fā)生債務重組損失。而公允價值也只是作為一種輔助計量方法,只在債權人受讓多項非現金資產或股權時作為標準數使用。
二、新準則中存在的問題
從上述債務重組準則的幾點主要變化看,新的準則將使投資者知悉質量更高的會計信息,了解上市公司更真實的經營狀況,上市公司本身的債務重組行為也將受到極大的規(guī)范,著眼于改善經營狀況的真實重組將取代報表重組。但在新的準則中,仍然有些問題值得我們共同探討。
1、虛列資產,使會計報表不真實。債務重組準則修改后,債務重組的范圍擴大了,不再僅僅局限于債權人必須讓步。但目前我國企業(yè)進行債務重組,絕大多數債權人都是作出了讓步的,也就是說,在以非現金資產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資產的價值一般都是低于債務的賬面價值。而債權人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則使所接受的資產的價值提高了很多,即在重組日到期末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期間虛列了資產價值,尤其是當債務的賬面價值遠遠高于非現金資產或股權的實際價值時,債權人大規(guī)模的虛列資產,容易使報表使用者產生誤解,也不符合謹慎性原則。當然,債權人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的前提條件是期末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但由于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現金資產缺少相對活躍的市場和公允的市價,以及資產本身價值的不確定性,再加上企業(yè)自身的原因,不愿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不愿或完全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即使短期投資一般有活躍的資本市場,期末也可以通過選擇計提跌價準備的方法來達到不提跌價準備的目的,使資產一直處于虛列狀態(tài),導致報表不真實。若期末債權人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債務重組損失,而并非資產減值損失。把債務重組損失轉移到資產減值損失中,歪曲了企業(yè)的財務狀況,易使投資者及報表使用者對企業(yè)的財務狀況造成誤解。
2、不符合一致性原則。當債務人以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時,債權人是將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收到的現金的差額作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而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債權人卻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而不能將債權的賬面價值與非現金資產或股權的實際價值的差額作為重組損失,這實際上是同一種會計業(yè)務,卻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不符合一致性原則。
3、給債權人操縱利潤提供機會。當以非現金資產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債權人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可能為債權人操縱盈余提供新的機會。債權人在重組過程中作出了讓步,發(fā)生了重組損失,卻又不能計入債務重組損失,而必須計入資產的價值中,債權人就可能通過其他方法來彌補這個損失。例如,債權人可能通過與債務人的協議,將正常的債務重組變?yōu)楦郊訔l件的債務重組,它可能附帶條件,要求債務人購買自己的產品,這樣債權人不僅能夠減少實際的讓步損失,還能使減少的這部分損失正當的變?yōu)橘~面利潤,而債務人也從債務重組中獲得了好處,達到雙贏的目的。
4、忽視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在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時,對于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大于將來應收金額的情況,新舊準則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即將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將來應收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當期損失。新準則另外還規(guī)定了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小于或等于將來應收金額時,債權人不做賬務處理。那么,在這種重組方式下,債權人首先要比較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和修改債務條件后的未來應收金額,來判斷是否進行賬務處理。然而,修改債務條件往往會修改債務償還期限,如將償還期限延長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更久。由于資金都具有時間價值,有可能會出現
關鍵詞:債務重組公允價值現值
Abstract: Ministry of Finance revised the Accounting Standard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debt reorganisation in December,2000. New standard revised has great changes on the definition and way of debt reorganisation, and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creditor and debtor. New debt reorganisation standard standardizes debt reorganisation action of enterprise,avoid enterprise manipulating earnings and window-dressing accounting statement while reorganising. It still has some questions during execution course, for example, whethe it is suitable or not for giving up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nd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or not that creditor considers time value of money when judging compromise of creditor after revising debt repayment condition, and so on.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se questions and put forward to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debt reorganisation fair value present worth
1998年6月,財政部發(fā)布了《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以下簡稱“舊準則” ),并于1999年1月1日起實施。該準則對規(guī)范我國企業(yè)的債務重組行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債務人借債務重組操縱利潤等。針對這些問題,財政部對該準則進行了修訂,于2001年1月發(fā)布了修訂后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債務重組》(以下簡稱“新準則” )。新準則的實施增強了企業(yè)經營狀況的真實性及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可靠性,也極大地規(guī)范了企業(yè)的債務重組行為。
1、新舊準則的比較
1、債務重組的定義與方式。舊準則中將債務重組定義為:“在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讓步的事項”。它強調債務人發(fā)生財務困難和債權人作出讓步,而新準則中不再強調這兩點。新準則將債務重組定義為:“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即不管債務人是否處于財務困難,還是處于清算或改組狀態(tài),也不管債權人是否作出了讓步,只要修改了債務條件的,都應視作債務重組。這就擴大了債務重組的范圍,與澳大利亞會計指南第11號對債務重組的定義是一致的,基本上屬于廣義的債務重組。由于債務重組定義的范圍擴大了,隨之重組的方式也有所改變:一是將舊準則中的“以資產清償債務”方式拆分成了“以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和“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用于償債的非現金資產的價值可以低于也可以高于債務的賬面價值;二是在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這一方式上,除了舊準則中的“延長債務期限并減少債務本金或減少債務利息或免去應付未付利息”之外,還增加了“延長債務期限、延長債務期限并加收利息”等方式,這也體現了債務重組中,債權人并不一定要作出讓步的特點。
2、債務人的會計處理。舊準則中,債務人在債務重組中因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轉讓的資產價值或將來應付金額的差額均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營業(yè)外收入¡¡債務重組收益”中。一些虧損的上市公司就利用債務重組獲取額外的重組收益及巨額利潤,以使虧損減小或是扭虧為盈,維持報表利潤,使會計報表不真實。因此,新準則中對這點進行了修改,規(guī)定債務人因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轉讓的資產價值或將來應付金額的差額全部計入“資本公積”,不再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這樣,債務人就不可能通過債務重組獲取巨額利潤,粉飾會計報表。如鄭百文重組案中,債權人信達公司與債務人鄭百文在重組協議中免除了其1.5億元的債務。若按舊準則,1.5億元則可全部確認為債務重組收益,將對利潤產生重大影響,誤導投資者和報表使用者。于是財政部明令鄭百文不能將1.5億元確認為收益。按新準則規(guī)定,全部計入資本公積。這樣一來,鄭百文將得不到任何重組收益。此外,舊準則中,債務人在債務重組中只會產生重組收益,不會發(fā)生損失,因此不必做債務重組損失的會計處理。而在新準則中,由于除了債權人讓步的債務重組,還有正常情況下的債務重組,所以債務人有可能發(fā)生債務重組損失,發(fā)生的重組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3、債權人的會計處理。債權人會計處理的主要變化在于債權人對債務重組損失和抵債的非現金資產的價值的計量。舊準則中,債權人對所接受的非現金資產或股權都按公允價值入賬,債權的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然而,我國目前的生產資料市場、產權市場尚在建立完善中,又存在太多的人為因素,公允價值是否真的“公允”還值得懷疑,這對會計報表的真實可靠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于是新準則對公允價值進行了修改。當以非現金資產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債權人要按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作為受讓的非現金資產或股權的入賬價值,因而不會發(fā)生債務重組損失。而公允價值也只是作為一種輔助計量方法,只在債權人受讓多項非現金資產或股權時作為標準數使用。
二、新準則中存在的問題
從上述債務重組準則的幾點主要變化看,新的準則將使投資者知悉質量更高的會計信息,了解上市公司更真實的經營狀況,上市公司本身的債務重組行為也將受到極大的規(guī)范,著眼于改善經營狀況的真實重組將取代報表重組。但在新的準則中,仍然有些問題值得我們共同探討。
1、虛列資產,使會計報表不真實。債務重組準則修改后,債務重組的范圍擴大了,不再僅僅局限于債權人必須讓步。但目前我國企業(yè)進行債務重組,絕大多數債權人都是作出了讓步的,也就是說,在以非現金資產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資產的價值一般都是低于債務的賬面價值。而債權人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則使所接受的資產的價值提高了很多,即在重組日到期末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期間虛列了資產價值,尤其是當債務的賬面價值遠遠高于非現金資產或股權的實際價值時,債權人大規(guī)模的虛列資產,容易使報表使用者產生誤解,也不符合謹慎性原則。當然,債權人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的前提條件是期末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但由于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現金資產缺少相對活躍的市場和公允的市價,以及資產本身價值的不確定性,再加上企業(yè)自身的原因,不愿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不愿或完全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即使短期投資一般有活躍的資本市場,期末也可以通過選擇計提跌價準備的方法來達到不提跌價準備的目的,使資產一直處于虛列狀態(tài),導致報表不真實。若期末債權人計提了資產減值準備,實際上絕大部分都是債務重組損失,而并非資產減值損失。把債務重組損失轉移到資產減值損失中,歪曲了企業(yè)的財務狀況,易使投資者及報表使用者對企業(yè)的財務狀況造成誤解。
2、不符合一致性原則。當債務人以低于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時,債權人是將債權的賬面價值與收到的現金的差額作為債務重組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而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債權人卻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而不能將債權的賬面價值與非現金資產或股權的實際價值的差額作為重組損失,這實際上是同一種會計業(yè)務,卻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不符合一致性原則。
3、給債權人操縱利潤提供機會。當以非現金資產或以債務轉為資本清償債務時,債權人按債權的賬面價值入賬,可能為債權人操縱盈余提供新的機會。債權人在重組過程中作出了讓步,發(fā)生了重組損失,卻又不能計入債務重組損失,而必須計入資產的價值中,債權人就可能通過其他方法來彌補這個損失。例如,債權人可能通過與債務人的協議,將正常的債務重組變?yōu)楦郊訔l件的債務重組,它可能附帶條件,要求債務人購買自己的產品,這樣債權人不僅能夠減少實際的讓步損失,還能使減少的這部分損失正當的變?yōu)橘~面利潤,而債務人也從債務重組中獲得了好處,達到雙贏的目的。
4、忽視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在以修改其他債務條件進行債務重組時,對于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大于將來應收金額的情況,新舊準則的規(guī)定是一致的,即將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將來應收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當期損失。新準則另外還規(guī)定了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小于或等于將來應收金額時,債權人不做賬務處理。那么,在這種重組方式下,債權人首先要比較重組債權的賬面價值和修改債務條件后的未來應收金額,來判斷是否進行賬務處理。然而,修改債務條件往往會修改債務償還期限,如將償還期限延長一年、三年、五年,甚至更久。由于資金都具有時間價值,有可能會出現
結束
本文標簽
特別聲明:1.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湖北自考網”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自考網(m.heywebguys.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小議新債務重組準則" 相關文章推薦
-
072023-04湖北自考市場營銷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湖北自考市場營銷本科畢業(yè)論文范文
-
062023-04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5)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5)
-
062023-04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4)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4)
-
062023-04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3)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3)
-
062023-04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2)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2)
-
062023-04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1)湖北自考金融管理本科畢業(yè)論文參考范文(1)
限時,免費獲取學歷提升方案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推薦信息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湖北自考動態(tài)
自考熱門標簽
微信公眾號
考試交流群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