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2015年自主招生三大政策亮點
湖北高考網獲悉,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近日分別公布“領軍人才選拔”、“博雅人才培養(yǎng)計劃”招生簡章,這是繼3月5日兩校公布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后,針對綜合素質優(yōu)秀的高中畢業(yè)生出臺的招生方案。至此,全國90所試點高校自主招生方案全部亮相,“測試首次延至高考后”、“取消學校推薦鼓勵學生自薦”、“取消筆試聯(lián)盟”等新政策成為2015高校自主招生亮點。
政策亮點
變化一:報名入口向所有學生開放
取消“學校推薦”這一報名方式,只有一條通道,即學生自薦、學校審核、網上報名、高校篩選和考核,報名入口向所有學生開放,成了今年自主招生的重大變化之一。
“往年各高校一般會給學校名額,學校再根據學生考試的成績推薦優(yōu)秀學生報名自主招生考試。以往自薦的幾率相對較小,主要方式是校薦,通過初審率較高。”師大附中招辦主任張輝稱,取消“學校推薦”、選擇“自愿報名”,既可以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又能體現(xiàn)自主招生的公平性,讓更多的孩子得到“展現(xiàn)”自己,發(fā)揮特長的機會。
變化二:考試時間挪到高考后
今年,全國自主招生試點高校為102所。從各校公布的自主招生簡章來看,2015年自主招生報名時間集中在3月份,對考生來說報名申請和準備材料的壓力較小。除此之外,今年高考自主招生初試時間挪到高考后進行。
“高考后的自主加分便能夠起到一定的‘補救’作用。同學們可以選擇憑裸分成績排名剛好能考入的學校,或者略微偏高一點的學校。”高新一中國際部教務副主任張高鵬表示,“時間調整后,學生就可以全力以赴備戰(zhàn)高考。”采訪中很多教師表示,今年自主招生考核時間的后移,將改變以往高考前考生四處奔波趕考的情況,使大家安心備考。
變化三:更加偏愛學生的“特長”“奇才怪才”也有機會參與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筆試聯(lián)盟取消,“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成為各校自主招生的核心關鍵詞,今年的高校更看重考生有全國性比賽成績,注重考生的特長優(yōu)勢。高考志愿填報專家薛梅稱,在高校公布的招生簡章中,此次公布5%自主招生政策的高校,大多數(shù)都需要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獲獎者,包括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及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的高中畢業(yè)生;或在省級賽區(qū)獲得一等獎的高中畢業(yè)生。文科類獎項則包括“新概念作文大賽”、“全國創(chuàng)新英語作文大賽”、“語文報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總決賽等。
師大附中招辦主任張輝分析,今后自主招生改革,是朝著鼓勵“特長生”、“創(chuàng)新人才”的方向走的,甚至一些“怪才、奇才且具有創(chuàng)新潛質”也有機會參與。
各方觀點
學生說:自主招生應該是個錦上添花的項目
對于今年自主招生的變化,西安交大附中高三理科生成澄第一反應覺得“機會更多了!”因為取消學校推薦給了像她這樣成績處在年級前五十名的學生更多機會,“我準備報考中央財經大學和北大、清華,前者是保底兒的,后兩個需要沖一沖。”她說。
自主招生調至高考后會讓備考壓力減輕不少,小成認為,自主招生應該是個錦上添花的項目,“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才不會喧賓奪主,正事辦完了,報著嘗試和挑戰(zhàn)的心態(tài)參加考試,不僅錄取幾率會大一些,也不會對高考產生什么副作用”。
中學說:自主招生更公開了,難度也更大了
“途徑放開了,但不代表門檻降低了。”據高新一中國際部教務副主任張高鵬介紹,“門檻放開了,報名人數(shù)多了,選拔則更加嚴格,大部分高校都要求有全國性大賽的證書,初選難度變大,初選下來考生還能剩下幾所可以考的學校就很難說了。”除此之外,中小學校長們對取消“學校推薦”表示認同,某重點中學校長表示,原先實行的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一直存在爭議,今年改為學生自薦,對考生更加公平,也減輕了中學校長的壓力。
高校說:自薦信要把自己與眾不同的才能展現(xiàn)出來
由于考試時間調整到高考后,可以減負不少,但在提交自薦申請時,有些功課仍要做到位。自主招生報名都集中在本月進行。某教育部直屬高校招辦負責人稱,“一些考生將自薦信寫成了獲獎記錄。”
他建議,考生應該通過自薦信把自己最與眾不同的才能展現(xiàn)出來,正文主要談自己的理想、價值觀及對所報考專業(yè)的認識,而獲獎證明可以附錄的形式列在文尾。“因為考生的思維、知識儲備、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要通過內容來體現(xiàn),推薦信本身就是對考生能力的綜合考查。”
專家說:有的放矢 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報名
高新一中教務副主任張高鵬提醒考生:要有的放矢,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高校提交自主招生報名,高中期間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薛梅表示,由于今年自主招生報名取消學校推薦,學科專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受到格外重視,因此,學生所獲獎項、證書的作用凸顯。
在報名條件的準備上,高考填報專家許登凱建議,考生從報名申請到考試乃至志愿填報的整個過程都要重視貼近“學科專長”“創(chuàng)新潛質”這兩個核心要點。而考生的“學科專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要與高校自主招生的專業(yè)學科分類要求相匹配。如信息學奧賽得獎的一定要填報跟信息相關的專業(yè)學科,否則在前期初審關就過不去。獲得了自主選拔資格的考生填報志愿也一定要與申請報名時候的學科要求一致,否則得不到加分優(yōu)惠。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