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考網(wǎng)旗下頻道:湖北高考網(wǎng)為考生提供湖北高考信息服務 ,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湖北教育考試院為準。

湖北自考網(wǎng)

湖北高考
高考首頁 高校信息 高考動態(tài) 高考分數(shù)線 特殊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報考
高考專題:
湖北高考報名須知 考試時間 考試政策 考試大綱 考場查詢 成績查詢 錄取結(jié)果查詢 分數(shù)線預測 招生簡章 高考院校 報考答疑 高考百科
湖北高考網(wǎng) > 高考輔導資料 > 湖北語文輔導 > 2013年湖北高考語文作文指導:高考作文評級標準這樣“煉”成網(wǎng)站地圖

2013年湖北高考語文作文指導:高考作文評級標準這樣“煉”成

來源:湖北自考網(wǎng) 時間:2013-06-02


湖北2013年高考語文作文指導:高考作文評級標準這樣“煉”成

  揭秘:高考作文評級標準這樣“煉”成
  什么樣的高考作文得“一類上”?什么樣的高考作文得“二類下”?和坊間流傳的“二三十秒隨意批閱一篇高考作文”不同,歷年來,本市高考作文閱卷一直有一套清晰明確的評分標準。近日,本市300多名中學語文教師在華東師范大學參加了閱卷教師培訓班,在高考閱卷組專家的指導下,通過400多份樣卷的判分和評議,對各類作文統(tǒng)一認知,并明確標準。
  那么,這個評判作文優(yōu)劣的標準究竟是怎樣的?周刊邀請相關專家,從樣卷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幾篇作文進行點評,供讀者參照。本版四篇作文均是由應屆高三生依據(jù)命題作文“人生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而作。
  得分:67分(一類中)
  記得很久以前流行一句話:“學會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大約是伴著高考恢復,呼之而出的吧。似乎是否定了整個標題,但卻是陷入了“絕對化”的錯誤。開門見山地講,我完全贊同標題的觀點,并想作些補充:人生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不僅如此,人生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性”,而這,也正是人生的魅力之所在。
  談及不確定性,便想作些類比。物理學中目前較流行的便是“量子力學”,而其中精髓,便是“波動方程”的“不確定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說:物質(zhì)第一性。于是,我想,既是如此,那人生的“不確定”,好像也大約有了“些許科學依據(jù)”了吧!
  “人生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一切都不需要什么特定的理由,特殊的環(huán)境,就“自然而然”地發(fā)生著。譬如安娜與沃倫斯基在火車站前的一眼相視,托馬斯與特麗莎在床前的一拳緊握。在“必然的偶然”之下,一切都不被預先地“嚴格”推演,“嚴謹”證明,卻又不斷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變化著。不知道未來,推算不出未來,人生的魅力,也是我所熱愛的,便“皆出于此”吧。
  “數(shù)學題”令人生厭,更在于他“宿命”的消極論調(diào)——在什么都還未做之時,便急切地低下頭。只因是這一點,不知有多少人生便被“扼殺”于所謂的“嚴格證明”之下了。當然,就我所知,也有更多的人并未就此放棄,在苦苦地追尋些什么——好像就有那個永遠活在地壇邊“欣賞著來往熟人”的史鐵生吧!一生恪守著“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其實,人生對他又何嘗不是那樣的“不確定”?但他卻一直堅持著,直至 “斯人已乘鶴,地壇何人懂”,仍堅持著。不確定,確又是充滿魅力的原因——如何走“不確定”的人生路?就算是“預先地被原諒,可笑地被允許”了,但為一二,又何妨呢?
  人生處處都存在著不確定的變化。相較于“數(shù)學題”的嚴謹,人生卻可存留數(shù)學中所謂“增根”一類力舍不余的東西——大約便是無盡的可能吧。假如“不知上帝擲骰”的愛因斯坦他又可曾于“質(zhì)能轉(zhuǎn)化公式”之后推演過自己將從小職員成為科學巨匠?我想,應當沒有吧。
  或許,從更廣的意義而言,人生不過是生——死的必然經(jīng)過。既然你我均是出自虛無,而又復歸虛無,那人生又如何講通呢?其實,人生本就不需講通。陶淵明先生不就有句:“好讀書,不求甚解”么?閉上眼的黑暗虛無,也無人能講通——也因此,一切便均成為了一種未知,一種好奇,一種不確定。人生,也就從此刻,從一道數(shù)學題,真正脫胎換骨,在虛無的無窮中,綻放出無窮的魅力。
  評分理由:
  文章從“不確定性”的角度集中闡述“人生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的理由,無論是“波動方程”的類比,還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例子,抑或后來提到的史鐵生,都從不同的角度呈現(xiàn)了作者對“不確定性”的獨特認識和思考,作為高中生的習作,可稱得上是“立意深刻”,完全符合一類卷的標準。
  稍顯不足的是通篇未能將人生中的“不確定性”與“確定性”(或“偶然性”與“必然性”)勾連起來談,故未給一類上而評為一類中。
  得分:54分(二類下)
  潮起潮落,花開花敗,人生總是在這無限的循環(huán)之中卻又不斷向前進,看似相同卻殊不知這其中蘊藏著多少別出心裁,也不知其中包含著多少寂寞與無奈。
  從前人們總把人生比作一道數(shù)學題,紛繁復雜。要我說來,人生便是一道無法可解的哲學命題。
  不可否認的是,數(shù)學作為具體科學中思維科學的一種包含在哲學范疇之內(nèi),但萬萬不可等同于哲學。為何不將人生比作數(shù)學題呢?原因有二。
  數(shù)學題往往有規(guī)定的解題套路,而哲學可在合理范圍內(nèi)任憑想象,妙筆生花。人生也是如此。古往今來,擁有非凡一生的大家哪有一個按牌理出牌?藺相如在旁人認為其會置廉頗于不顧而登峰造極時出人意料形成 “廉藺交好”的千古美談;
韓愈在當時追求奢華靡爛文風之時毅然提出“文以載道”的主張;
而現(xiàn)今打假斗士方舟子憑其勇于指責的精神榮登“中國打假第一人”的寶座。人生的變幻無常促成了哲學的與時俱進,而哲學反過來又為人生引領新的起點。別出心裁的人生正是一道再復雜的數(shù)學題都無法匹敵的。
  與此同時,哲學中囊括了對世事的抒懷與對人生的感嘆,這又是一道簡單的數(shù)學題所不能達成的。
  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每個人的一生都必須經(jīng)歷大大小小的波折或是動蕩?;蛟S有的人苦了一輩子想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
而有些人總那么一帆風順、風平浪靜??山K究每個人都有人生,都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遐或邇的憂愁與苦惱。有些人愁今天吃得太飽,仿佛每件事都那么值得思考,又仿佛每件事都必須讓人覺得無奈,甚至有時快樂都變成了一種累贅。赫拉克利將說:“人生由磨難組成。”事實確實如此。上天帶給人以苦惱。可終究人還是在苦難中蜇伏、前進、摸爬滾打,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來。這時驀然回首,發(fā)現(xiàn)人生其實帶給我們的是那值得珍藏的美好。而這無價的財富,是做無數(shù)道數(shù)學題所無法領悟的。
  魯迅曾云:“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而我說,世上本無哲學這一說,只是人類在摸爬滾打中創(chuàng)造出的欣欣與無奈堆砌而成的金字塔。而人生,從此變成了一部哲學史書。
  人生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卻是一道真實而又值得回味的哲學命題。
  評分理由:
  本文作者的審題意識很強,行文處處將“數(shù)學題”和“哲學命題”比較著說,較好地對應了題目中的“不是”二字,同時又在對比中對自己的觀點(即第二段中的“人生是一道無法可解的哲學命題”)加以分析論證,總體的思路結(jié)構(gòu)比較清晰,符合二類卷的標準。
  文章主要不足有二:一是對人生特性的表述尚有含混之處,尤其體現(xiàn)在文章中間部分的闡述 (確切地說,是第五段 “與此同時……”);
二是廉頗、方舟子等例證也有不妥,故評為二類下。
  得分:40分(三類下)
  愛因斯坦曾說過:“數(shù)學題,什么X啦 ,Y啦,都只是一只逃竄的狐貍,你只要抓住它,就完成了一次打獵。 ”顯然,我們不是“人生”的“獵人”,由此,我以為人生必然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也許這是一則耐人尋味的思考題吧!
  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人生就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而探索源于思考。作為一般人,我們確實不需像哲學家或思想家那樣,追究人生的準確定義,但從哲學的層面上思考人生,卻似乎是每個人在其一生中都會做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在生活中,有過這樣的思考,尤其是在生活中遭遇大的挫折或轉(zhuǎn)折時,總有那么多悟不透的世事人生。世間最復雜之事莫過于同命運交鋒了。這種對于人生的哲學性思考、往往能決定我們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當一切浮華褪盡,人生還剩下些什么?于是,我們便思考來解答這道關于人生的思考題。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jīng)思考過的人生不值得過。于是我思考人生究竟為何物?人生之簡單,是生命長卷中的幾筆線條,有著疏疏朗朗的淡泊,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輪薄月,有著清清涼涼的寧靜;
人生之復雜,是潑灑在生命宣紙上的墨跡,渲染著城府與世故,是拉響在生命深處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揮不去嘈雜與迷惘。人生之簡單,是生命中的“0”與“1”吧;
而人生之復雜,是生命中的負無窮大到正無窮大!
  生命之歌已經(jīng)敲響,人生的思考還將繼續(xù)。自石碑者,或歌功頌德,或說罪道過;
或詳詳千言,或寥寥數(shù)語;
或意境下淡,或深刻雋永。唯有武則天,立下的那塊無字碑。那無字碑上真的是一片空白嗎?不!我分明看到了碑上鐫刻出了一名女子對人生的思考———“千江水有千江月,萬里無去萬里天。 ”也許,這不著一字的碑也真正反映她對人生的思考,她留那一點的空白,不僅是歌功頌德,也是對自己人生中的過錯的反思吧!那是經(jīng)歷千秋萬載也消不盡的……
  人生如畫,濃默潑灑,淡泊與濃烈交相輝映;
人生如歌,高低迷離,嘈雜與清脆皆成曲調(diào);
人生如酒,婉轉(zhuǎn)悠長,熱烈與緩淡亦沉醉。人生究竟為何物,從來都沒一個唯一的答案,也許人生就是那一道永遠解不開的思考題吧!
  評分理由:
  全文只在開頭和結(jié)尾部分稍稍提到了“人生不是數(shù)學題”,余下的主要篇幅都在闡釋“人生是一道思考題”,而對于人生“為什么”“不是”數(shù)學題更少有解釋。這確實是存在于立意和表達上的明顯不足。
  另一方面,這位同學顯然在語言上花了不少功夫,但語言更應成為思想的載體,本文卻多處語焉不詳,未能表達出作者自己對人生的思考,反而使人有“形式大于內(nèi)容”之嘆,故評為三類下。
  得分:56分(二類中)
  數(shù)學題有明確的答案,而人生不是。恰恰因為那些未知的變化成就了靈魂的美好。
  ———題記
  “也許我個人的力量太小,不能減慢多少環(huán)境惡化的腳步,但我一定會堅持把環(huán)保綠化事業(yè)走下去,永遠不停止……”
  此刻,在這場主題為 “我和綠色有個約會”的講座上,她作為演講者,聲音有些顫抖,卻顯得異常堅定。在場的我們一時屏住了呼吸。靜,靜,靜,隨后,是響亮的、久久的掌聲。
  這位演講的“綠色天使”就是綠色生命環(huán)保組織的創(chuàng)建者易解放。她中年喪子,悲痛欲絕,然而,在生命的重大轉(zhuǎn)折點面前,她沒有沉浸于悲傷之中,而是為人生選擇了令人敬仰的解法———
  “我努力回想和兒子有過的約定,突然記起他生前有一天和我一起看了荒漠的紀錄片,他很震撼,對我說想大干一番祖國的綠色事業(yè),那時他還在日本留學(微博),學業(yè)有成,前景燦爛,沒想到一場車禍剝奪了他的綠色夢想……”
  眼前的這位母親,神色中透出一股深邃的酸楚。我注視著她輕輕抹了抹眼角,心中突然涌出濃濃的感動。
  “在我背著兒子的骨灰盒到他生前夢想去的地方旅游時,一些媽媽聽說了都把自己的孩子給我抱。我突然覺得自己不該那么自私,我想做更有意義的事,我要實現(xiàn)兒子的遺愿———投身綠色事業(yè)。 ”
  大屏幕上播放了她幾年來帶領志愿者在內(nèi)蒙古的荒漠上種植生命之樹的視頻。鐵鏟沉重、風沙漫漫,她都未曾放棄。面對鏡頭,她認真地說:“我把對兒子的愛與思念都傾注在這里了。 ”身后,是“現(xiàn)在進行時”的綠洲。
  這場環(huán)保講座沒有終點,易解放女士的言行連同一組組觸目驚心的環(huán)境惡化數(shù)據(jù)時常浮現(xiàn)在腦海里,讓我感慨良深。
  人生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因為它未知,因而我們可能遇到始料未及的艱難困苦,如同易解放女士的生活突遭變故,也因為它不像數(shù)學題有確切的答案,我們跨出的步伐難有十足的把握,會有迷茫、無助……
  然而正因為人生不是數(shù)學題,它沒有標準答案,我們的生命才值得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既然沒有規(guī)定悲痛之后只能抑郁不振,那便可以在那張人生答卷上抒寫無窮的意義,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精彩,給心靈也給世界一個美麗的答案。
  就像易解放女士一樣,誰能想到痛失愛子后的母親能夠以博愛回應哀傷?可她卻如春雨般滋潤了整個世界的心田,用不遺余力的奔波、演講點亮了世界。
  人生不是一道數(shù)學題,因為它沒有真正的結(jié)果和終點,而過程恰恰重于結(jié)果。 “后來我與易女士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她的郵件總以這句話結(jié)尾:活著,為阻擋風沙而挺立;
死后,點燃自己給他人以光亮。我想,人生的價值就是這樣得以無限延長的,它無法計算,因為已超越了計算。
  評分理由:
  這是一篇比較典型的“因事析理”的文章,作者用易解放的經(jīng)歷和選擇來證明“人生沒有唯一的答案”,以扣合題目。盡管近三分之二的筆墨是在敘述描寫,但從中也包含了“我”的個人感受,因此并不顯得累贅,反而可以“順理成章”。
  文章的中心顯豁,而“題記”又未成“亮點”,似可刪去。
  總的來說,本文雖不以個性和新意取勝,描寫也較為簡單,但屬于平穩(wěn)充實的文章,故評為二類中。

結(jié)束
特別聲明:1.凡本網(wǎng)注明稿件來源為“湖北自考網(wǎng)”的,轉(zhuǎn)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自考網(wǎng)(m.heywebguys.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wǎng)為準!
考試交流群 獲取擇校方案
考試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學姐學長同城考生自由互動

成考院校 自考院校 專升本院校 資格證 其它熱門欄目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