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筆記第三章(美感論)
第三章 美感論
一、基本概念(識記)
1.什么叫美感:
美感是人們對美的感受、體驗、觀照、欣賞的評價,以及由此而在內心生活中引起的滿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內心的結構所產生的和諧感,暫時擺脫了物質束縛后精神上的自由感。這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所獲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類心靈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2.人類美感和動物快感的本質區(qū)別:
?。?)動物的快感是在自己生命力發(fā)展的過程中,追求對環(huán)境適應的一種感覺,它是本能性的,既無意識,也無自由,是它的種族的屬性,先天規(guī)定著的。它只是整個種族的特征,而不是個體動物的特性。
?。?)人類美感不僅是一種種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有個性的,是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審美對象所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它決不只是自然的稟賦,而是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經過世代積累,所誕生和形成起來的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殊的本質力量。
3.原始人美感的特點:
?。?)以模仿動物為美。
(2)有著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包含著超自然的神秘觀念,或與特定的觀念相聯(lián)系。
4.內在感官說
這是18世紀英國學者夏夫茲別里提出的,認為在人的視聽感官之外還有屬于心靈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內在感官,后人又稱為五官之外的第六感官。以此將人的審美能力等與動物的一般感官反應區(qū)別開來。
5.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1871年德國學者費希納開始創(chuàng)立實驗美學,倡導通過實驗、觀察、內省、核對等方法對美學進行研究,稱之為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區(qū)別于柏拉圖、康德、黑格爾以來思辯的、邏輯的研究,即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經驗主義傳統(tǒng),對現(xiàn)代心理學派的美學有很大的影響。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兩者應該共存互補。
這里的所謂自上而下是古希臘以來的傳統(tǒng)美學方法,上有形而上的意思,主要指傳統(tǒng)的思辯方式,下有形而下的意思,主要指具體的感性經驗和實證方法。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是美學家們經過思辯,通過觀念去分析現(xiàn)實。后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這一傳統(tǒng)的方法在19世紀受到了挑戰(zhàn)。學者們注重從具體的現(xiàn)象出發(fā),重視對具體心理的量化研究。
6.感受:
感受是感覺器官對對象的印象,這是美感的起點。由于審美對象始終不脫離感性對象,故感受是審美活動作為感性活動的前提。審美感受有兩個特點,一是新鮮感,一是情感的蕩漾。
7.審美中的想象:
想象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它是在外在對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頭腦中對原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動過程。在審美活動中,想象是按照情感的邏輯進行活動的。
8.審美聯(lián)想:
聯(lián)想是想象的基本形式,它以記憶為基礎,在審美活動中,舊的知覺與新的知覺表象,相互重疊組合,在記憶中經由新的、類似或相關的對象的觸發(fā),產生聯(lián)想,從而使既有的對象變成含蘊豐富、生生不已的審美意象。
9.審美聯(lián)想的基本類型:
?。?)接近聯(lián)想指在時空上相當接近,人們習慣上將兩者聯(lián)系起來,由甲自然聯(lián)想到乙,并引起相應的情感反應。如眼望著流云想起了你、愛屋及烏。
(2)相似聯(lián)想指兩件事物間在性質或狀貌上相似,使人們習慣上把兩者聯(lián)系起來,由此物想到彼物。此喻、象征等手法都屬于相似聯(lián)想,如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其它如由桃花想到人面,由松樹想到英雄等。
(3)對比聯(lián)想是指由某一事物對于另一種性質、狀貌截然相反或相對的事物的聯(lián)想,從而強化了對兩種事物對立關系的理解。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他人的愛情想到自己的孤獨等。
二、基本理論
1.美感產生的歷程:
這個問題關鍵要抓住美感是人類所特有的感情,雖然以感官的快適為基礎,但與動物的快感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美感在本質上是與人的本質密切相關的。美感的誕生是以人類的誕生為前提的。我們在講美感誕生的時候,首先要講人的誕生。講到人自身是由勞動創(chuàng)造的,既以動物性的本能為基礎,又超越了動物。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是人區(qū)別于動物的開始,也是美感的開始。人有兩種本能欲望,一是生存欲望,一是生殖欲望。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人的這兩種欲望升華了,進化了。從生存欲望講,它使人能動地改造環(huán)境,使環(huán)境適應人的選擇和需要。從生殖欲望講,動物性的選擇,經過社會化的改造,在形式上對于形體美的追求,在內蘊上升華為愛情。這就超越了動物的本能與快感。
來源
────→
人的誕生: 動物 (勞動的作用) 人
↓ ←────
↓ 超越
美感的誕生: 從動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
動物的快感 ──── 來源 ────→ 超越 ──── 人的美感
↓ ↓
生存欲望 ─────────────────→ 人對環(huán)境的改造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生殖欲望 ──────────────→ 人在形式上對形體美的追求
2.美感的歷史起源與社會實踐的關系:
?。?)美感是適應人的社會實踐需要,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聯(lián)系)
?。?)審美的實踐活動不同于一般的實踐活動。一般的實踐活動是為了滿足人們特定的實際需要,通常要改變客觀對象,而審美的實踐活動則不需要改變觀對象,不必滿足我們的實際需要。它欣賞由多種形式所組成的對象,給予我們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區(qū)別)
(3)a.人類實踐活動的不斷擴大和發(fā)展會促進人類美感活動的擴大和發(fā)展。 b.人類美感活動的發(fā)展也促進人類的實踐活動向更高級更自由的境界發(fā)展。(相互作用)
3.美感產生的邏輯因素:
?。?)美感的存在,須以人的審美能力為前提。審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感官和氣質上的穎悟能力。這說明審美是需要先天的感受基礎的。耳聾不能欣賞音樂,瞎不能感受色彩。另一方面,審美能力還是在先天條件的基礎上由后天的學習和實踐造就起來的。這尤其體現(xiàn)在藝術的創(chuàng)造和鑒賞中。
?。?)美感的存在,須以審美心理的存在為基礎。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傳承性。一個時代共同的社會文化氛圍造就了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心理。每個人的審美心理,既體現(xiàn)了社會文化的共同性,又體現(xiàn)了由個人氣質、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所造就起來的個性。
(3)美感的存在方式,與人的審美態(tài)度密切相關。人對這個世界,可以有多重角度,多種態(tài)度。其中有純客觀的認知態(tài)度,有純主觀的實用態(tài)度。以松樹為例,植物學家對它進行分類,研究它的生物特征,這就是一種認知態(tài)度,木材商人評估它的經濟價值,便是一種實用態(tài)度。審美關系則超越了一般態(tài)度的認知關系和實用關系,英國的布洛則主張與對象保持一種適度的、非功利的、非實用的心理距離。這就是一種審美態(tài)度。
(4)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審美環(huán)境。動物也有基本的感覺能力,有些動物在視覺或聽覺上還超過了人類。如老鷹的視覺、猴子和兔子的聽覺等,均超過了人類。不少動物還有初步的情緒反應,如牛會流淚等,但那只是動物的本能反應。人則由于具有本質力量對象化的環(huán)境,人化了自然,也人化了自己,形成了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且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了自己的審美能力。
4.審美活動中感覺的一般特點:
(1)在審美活動中,人的感官的一般感覺是美感的基礎。感覺是由客觀對象的刺激和主觀對對象刺激的反應這兩方面組成的,這就既離不開光、色、形、聲、味等形式因素,也離不開主觀的視聽等感官因素。
(2)人在審美活動中的感覺具有社會性的特征和精神的意義。而且有連續(xù)性和積累性,因而能逐步豐富、進化和完善,而不像動物的感覺那樣是一次性的。
?。?)美感與認知、道德感之間的差別在于,在這種感覺中,體現(xiàn)了人的特定的主導意向。這主要表現(xiàn)在由社會文化所造就起來的心理,受特定情感的支配,對對象的形式作出特定的反應。因此這種感覺與認知、功利等方面的感覺是不同的。而且受文化原型的影響,會形成特定的感受模式和傳統(tǒng)。例如人們以楊柳表達惜別的心情,故在告別時見到楊柳,會別有一番感受。再如對鴿子的感受,對玫瑰的感受,乃至對白布和黑紗的感受等,都分別與對和平、愛情、死亡等感受聯(lián)系在一起。這說明感覺在生理的層面上,感官對對象只是一種刺激和反應的關系,但在支配感覺的心理中,卻體現(xiàn)著特定的文化心理。這就使得審美感受時打上了特定的情感色彩。
5.美感的生理機制與動物性感覺的區(qū)別:
?。?)人的美感的生理機制以動物性感覺為基礎,更具有社會性特征。 美感要以人的動物性的感覺為基礎,人的感官的自然能力不一定超過動物,如視覺不如很多鳥類,聽覺不如狗等許多獸類。人的感官的價值在于它具有社會性特征,這使得人的美感不只是停留在感官層面上的快感,而具有精神的意義。與人的內在精神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因而具有精神的意義。
?。?)動物的感覺是一次性的,缺乏積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覺則有連續(xù)性和積累性,因而能逐步豐富、進化和完善。所謂的無意識的原型,正是在動物性感覺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6.人的感覺能夠產生美感的基本原因:
(1)人的感覺特別是視覺和聽覺,能夠與對象保持一種自由的關系。感覺的自由性是美感產生的前提。這說明感覺不僅能為對象所吸引,而且能與對象保持適度的距離,對對象作觀照,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快與滿足。
?。?)人的感覺是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匯總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匯總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6)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6)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5)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5)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4)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4)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3)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2)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2)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xiàn)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 2025年上半年湖北大學自考本科畢業(yè)生成人學士學位申報工作通知
- 2025年上半年武漢大學自考成人學士學位申報工作通知
- 2025年武漢商學院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學班招生簡章
- 2025年春季武漢輕工大學自考本科生學士學位外語赴考公告
- 2025年四月湖北自考什么時候出成績?速來了解
- 2025年上半年武漢紡織大學自考畢業(yè)生學士學位論文審核工作通知
- 2025年湖北省成人學士學位外語考試湖北大學考生成績查詢、復核通知
- 2025年上半年湖北工業(yè)大學自考本科畢業(yè)生學士學位外語水平考試赴考須知
- 湖北自考助學班考生如何在自考平臺進行注冊?速來了解!
- 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湖北大學自考考點赴考通告 查看更多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