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網絡技術”復習資料(3)
3.1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特性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特性:
計算機網絡應該在源結點和目標結點之間提供傳輸線路,這種傳輸線路可能要經過一些中間結點。
通信網絡有一個特點,即間歇性或突發(fā)性。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之一是對傳輸的信息(比特流)分組(或稱為打包),加入控制信息,并把分組正確地傳送目的地址。
加入分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接收端用于驗證是否正確接收的差錯控制信息;另一種是指明數據包的發(fā)送端和接收端的地址信息。即差錯控制功能和尋址功能。
計算機網絡還必須有控制結點信息發(fā)送順序的數據鏈路控制功能 DLC ( Data Link Control )。
每個轉發(fā)結點都要有根據網絡配置和交通情況決定路由的能力。
數據鏈路控制功能( DLC )則與 Modem 的調制與調解功能無關,與數據幀中的信息字段的內容無關。
計算機網絡功能按它們的作用范圍分類:( 1 ) Modem 和數據鏈路控制功能;( 2 )協(xié)議轉換、會話管理和打包 / 拆包功能;( 3 )尋址和路由功能。
尋址—路由—數據分組功能以上的層次對端用戶隱藏了通信網絡很多細節(jié),因而這些功能層次叫做高層功能,它們的下邊功能層次叫做低層功能。
用“接口”來描述相鄰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兩個相鄰層之間,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上層利用下層提供的服務實現規(guī)定給自己的功能,這種服務和被服務的關系就是所謂的接口關系。
對等層之間的按規(guī)定的協(xié)議通信,相鄰層之間按接口關系提供服務和接受服務。把實現復雜的網絡通信過程的各種功能劃分成這樣的層次結構,就是網絡的分層體系結構。
3.2 幾種商用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SNA ( System Network Architecture )是 IBM 公司的系統(tǒng)網絡結構。由多個主機和終端組成任意拓相結構的廣域網絡。它對 OSI 模型有很大的影響。 SNA 關于分層的概念、層數的選擇以及各層的功能都類似于 OSI 模型。 SNA 是面向連接 .(填空、選擇、判斷)
SNA 一些功能涉及整個網絡的控制和管理,這些功能可以由一個單獨的結點——系統(tǒng)服務控制點( SSCP )來實現。
DNA ( 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是 DEC 公司的網絡體系結構。 DECnet 網絡就是根據這種體系結構實現的。
數據鏈路級和 DLC 功能一樣。 DEC 給這一層設計的專用協(xié)議叫 DDCMP ( Digital Data Communication Message Protcol )。這是一種面向字符的協(xié)議,它把字符作為信息傳輸的基本單位。 DNA 是一種無連接 .
DNA 提交和順序方面的不正確性似乎是個缺點,但是它的確簡化了傳輸協(xié)議。 SNA 保證連接,順序和提交。
4 . X . 25 (重點) 是由 CCITT 建議的在公用數據網 PDN ( Public Data Network )上數據終端設備 DTE (即計算機,終端或其它按分組方式工作的設備)和通信子網之間的接口。事實上, X.25 包括了通信子網最下邊的三個邏輯功能層: 即物理層、鏈路層(或幀層)和網絡層(或分組層) 和 SNA 下面的三層是對應的。(多選)
層)用 X.21 協(xié)議作為用戶結點( DTE )和通信子網中最近的數據電 路連接設備( DCE )之間建立電氣連接的對等協(xié)議。 鏈路層協(xié)議管理分組序列的無差錯傳輸 ,它使用 協(xié)議的全雙工異步平衡模式 . 分組層協(xié)議建立虛電路( VC ),有流控功能和尋址功能。 (填空、多選、判斷)
3.3 ISO 開放系統(tǒng)互邊參考模型的概念
開放系統(tǒng):指遵從國際標準能夠通過互連而相互作用的系統(tǒng)。顯然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作用只涉及系統(tǒng)外部行為,而與系統(tǒng)內部的結構和功能無關。
分層是一種結構化技術,按照這種技術構造的系統(tǒng)可以從邏輯上看成是一些連續(xù)層次的組合。每一層的功能都是在其下層功能的基礎上實現的,是下層功能的增強或提高。
每一個開放系統(tǒng)邏輯上被年邁是由一些連續(xù)的子系統(tǒng)組成,這些子系統(tǒng)都處于各個開放系統(tǒng)和分層的交叉點上。一個層次邏輯上可民被看成由所有互連系統(tǒng)的同一行上的子系統(tǒng)組成的。
處于同一層中的實體叫對等實體。
分層的基本想法是: [1] 每一層都在它的下層提供的服務基礎上提供更高級的增值服務; [2] 分層的方法就把復雜問題分解開了; [3] 分層的另外一個目的是保持層次之間的獨立性。
?。?N+1 )實體從( N )服務訪問點 SAP ( Service Access Point )獲得( N )服務。服務可看作是層間的接口。
四種服務原語:請求原語、指示垢語、響應原語和確認原語。服務原語的服務數據單元和接口控制信息有關。用服務原語表示層間傳送的信息更能表現出信息流之間的因果關系。所有層都提供一種共同的服務,即在對等的 SAP 之間建立聯系,因而也使用這些 SAP 的對等實體之間建立了聯系。(多選、簡答)( P44 圖 3.8 )
?。?N )實體用名稱唯一標識,名稱的作用范圍叫域。
( N )連接的建立和釋放是在( N — 1 )連接之上動態(tài)地進行。
在( N — 1 )連接之上可以構造出三種具體的( N )連接:一一對應式、多路復用式、分流。
各個實體之間的信息傳輸是由各種數據單元實現的。
3.4 OSI 分層體系結構
七層協(xié)議模型是根據以下原則定義的:
層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每一層應該有定義明確的功能。
每一層的功能要盡量局部化。
以往的經驗證明成功的層次應予保留。
考慮數據處理的需要。
層次的邊界應劃分在服務描述的量最小,交互作用最少的地方。
每一層只與它的上下鄰層產生接口。
需要時,可以在一個層次中再劃分出一些子層。
七層功能
應用層:這一層的協(xié)議直接為端用戶服務提供分布式處理環(huán)境。
表示層:表示層的用途是提供一個可供應用造反的服務的集合,使得應用層可以根據這些服務功能解釋數據的涵義。
會話層:會話層支持兩個表示層實體之間的交互作用。
傳輸層:這一層在低服務的基礎上提供一種通用的傳輸服務。傳輸層用多路復用或分流的方式優(yōu)化網絡的傳輸性能。
網絡層:這一層功能屬于通信子網,它通過網絡連接交換傳輸層實體發(fā)出的數據。
數據鏈路層:這一層功能是建立、維持和釋放網絡實體之間的數據鏈路,這種數據鏈路對網絡層應表現為一條無差錯的信道。
物理層:規(guī)定通信設備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過程的特性,用以建立、維持和釋放數據鏈路實體間的連接。
OSI 協(xié)議集:
物理層協(xié)議: OSI 采納了各種現成的協(xié)議。其中有 RS — 232 、 RS — 449 、 X.21 、 V.35 、 ISDN 以及 FDDI 、 IEEE 802.3 、 IEEE 802.4 和 IEEE 802.5 的物理層協(xié)議。
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在數據鏈路層, OSI 的協(xié)議集也采納了當前流行的協(xié)議。其中包括 HDLC 、 LAP — B 以及 IEEE 802 的數據鏈路層協(xié)議( ISO 8802 )。數據鏈路導通知不同的協(xié)議滿足不同的技術要求。
網絡層協(xié)議:網絡層提供兩種服務:面向連接的服務和無連接的服務。與此相對應的協(xié)議是 CCITT X.213 。ISO 8473 文件定義了無連接的網絡服務 CLNS .
網絡層的三個子層功能: [1] 最上面的子層完成子網無關的會聚功能( SNIC ),相當于網際協(xié)議;中間一個子層實現子網相關的會聚功能( SNDC );最下面的子層利用數據鏈路服務,實現子網訪問功能( SNAC )。三個子層是任選的。
傳輸層協(xié)議:傳輸層和網絡層之間的界面是用戶和通信子網的界面。傳輸層的任務是在子網服務基礎上提供完整的數據傳送。面向連接的傳輸協(xié)議分為五類: TP0 、 TP1 、 TP2 、 TP3 和 TP4 。
會話層協(xié)議:會話層協(xié)議集像個大工具箱,每種工具叫做一個功能單元。
表示層協(xié)議: OSI 的第一個抽象語法是 ASN.1 ( 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1 )。表示層過程用于建立連接、控制數據的發(fā)送和同步。它只是個很簡單的相鄰之間的“過路”協(xié)議。
應用層協(xié)議: OSI 提出了應用服務元素 ASE ( Application Service Element )。最主要的 ASE 有四種,即聯系控制服務元素 ACSE(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遠程操作服務元素 ROSE ( Remote Operations Service Element ),可靠傳輸服務元素 RTSE ( Reliable Transfer Service Element ),以及提交、并發(fā)和恢復 CCR ( Commitment Concurrency and Recovery )。
已經定義的 OSI 應用層協(xié)議主有五種: OSI 的電子郵件標準( ISO 10021 )叫做 MOTIS ( Message-Oriented Text Interchange System ),它是根據 CCITT 的 X.400 建議制定的; OSI 的文件傳輸協(xié)議( ISO 8571 和 ISO 8572 )叫做 FTAM ( File Transfer Access and Management ), OSI 的目錄服務 DS ( Directory Service )協(xié)議( ISO 9594 )來源于 CCITTR X.500 系列建議, DS 提供分布式數據庫功能; OSI 的虛擬終端 VT(Virtual Terminal) 協(xié)議;關于網絡管理, OSI 制定了公共管理信息協(xié)議 CMIT (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和公共管理信息服務 CMIS (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
習題:
OSI 層間的服務是用什么定義的?有確認的服務和無確認的服務有什么區(qū)別?說出下面服務中哪些是有確認的服務,哪些是無確認的服務,哪些可以有確認也可以沒有確認。
建立連接;( 2 )數據傳輸;( 3 )連接釋放。
答: OSI 層間的服務是由原語操作定義的。四種原語為:請求原語、指示原語、響應原語和確認原語。前二種為無確認服務,后二種有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
112023-03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匯總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匯總
-
112023-03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5)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5)
-
112023-03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4)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4)
-
112023-03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3)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3)
-
112023-03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2)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2)
-
112023-03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1)湖北自考《運輸保險》精選習題及答案(1)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爸袊F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