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新聞學概論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新聞的本源是( )
A.新聞傳播者 B.受眾
C.事實 D.傳播媒介
2.大眾傳播學中,提出著名的“兩級傳播理論”的學者是( )
A.拉扎斯菲爾德 B.拉斯韋爾
C.盧因 D.霍夫蘭
3.下列說法中,屬于唯物主義新聞起源觀的是( )
A.新聞起源于人類的社會交往 B.新聞起源于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C.新聞起源于人們求知的欲望 D.新聞起源于人們的興趣
4.信息和新聞的共同點告訴我們( )
A.凡新聞都應當是信息 B.二者內涵相同
C.二者外延相同 D.二者傳播手段相同
5.有人說“‘八二老翁娶十六姑娘恰為百歲’,才是極富人情味的好新聞”,這種看法反映了( )
A.趣味性的新聞價值觀 B.煽情主義的新聞價值觀
C.新奇性的新聞價值觀 D.以無聊為取向的新聞價值觀
6.新聞價值的實質是( )
A.新聞的社會價值 B.新聞的商業(yè)價值
C.新聞的宣傳價值 D.新聞的本質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
7.下列關于新聞價值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新聞價值與新聞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B.新聞價值與注意人數(shù)及注意程度成正比
C.新聞價值與發(fā)生及登載的距離成正比
D.新聞價值與發(fā)生及登載相隔時間成反比
8.我國第一部新聞理論著作是( )
A.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 B.邵飄萍的《實際應用新聞學》
C.甘惜分的《新聞理論基礎》 D.徐寶璜的《新聞學》
9.在下列傳播方式中,傳受關系高度確定,但反饋容易受阻的傳播方式是( )
A.人際傳播 B.組織傳播
C.大眾傳播 D.新聞傳播
10.傳播主體對報道目標或傳播方案的搜尋、比較和確認,被稱為( )
A.新聞加工 B.新聞選擇
C.新聞策劃 D.新聞處理
11.在新聞事業(yè)形成的標志中,最為重要的是( )
A.非手工操作的傳播工具
B.規(guī)模較大和持續(xù)不斷的新聞傳播活動
C.專業(yè)化的傳播機構和專門化的從業(yè)人員
D.傳播方式由“點—點”到“點—面”的轉變
12.新聞事業(yè)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 )
A.技術進步 B.政治民主
C.文化發(fā)達 D.社會信息需求的增長
13.“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孵化了新聞事業(yè)”,對這一說法的貼切理解是( )
A.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推動了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
B.近代新聞事業(yè)是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
C.社會經濟形式決定新聞事業(yè)的體制
D.技術進步、政治民主和文化發(fā)達的程度是制約新聞事業(yè)發(fā)展和生產水平的重要條件
14.集團壟斷傳播制度和控制模式的理論依據(jù)是( )
A.集權主義理論 B.自由主義理論
C.資本主義新聞觀 D.社會責任理論
15.北約轟炸我駐南使館,一經傳媒報導,我國公眾隨即組織各種抗議活動,這表明( )
A.媒體起到了領導作用 B.媒體有批判的權力
C.新聞事業(yè)引導輿論 D.輿論也是一種權力
16.“‘出版自由’這個口號從中世紀直到19世紀成為全世界的一個偉大口號,為什么呢?因為它反映了資產階級的進步性,即反映了資產階級反對僧侶、國王、封建勢力和地主的斗爭。”提出這一論斷的是( )
A.列寧 B.斯大林
C.毛澤東 D.恩格斯
17.新聞自由的實質是( )
A.傳播自由 B.接受自由
C.一種民主權利 D.一種社會權力
18.利用新聞發(fā)布會來控制新聞屬于( )
A.政策控制 B.法規(guī)控制
C.倫理控制 D.行政控制
19.關于新聞政策與新聞法規(guī)的關系,正確的理解是( )
A.新聞政策和新聞法規(guī)毫無關系
B.新聞政策可以取代新聞法規(guī)
C.新聞法規(guī)可以說是法律化的新聞政策
D.新聞法規(guī)可以取代新聞政策
20.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特征之一是( )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全黨辦報,群眾辦報
C.黨和政府的喉舌 D.新聞事業(yè)資產人民公有
21.國內第一家真正實現(xiàn)交互式閱讀和系統(tǒng)編排的電子報紙是( )
A.《中國貿易報》電子版 B.《人民日報》電子版
C.《北京青年報》電子版 D.《杭州日報》電子版
22.新聞傳播機構及新聞工作者在傳播新聞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立場和觀點反映了新聞事業(yè)的( )
A. 思想性 B.階級性
C.黨派性 D.傾向性
23.明確提出“政治家辦報”的是( )
A.毛澤東 B.列寧
C.馬克思 D.斯大林
24.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善于運用唯物主義方法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和反映事物,這反映了新聞事業(yè)的( )
A. 嚴謹性 B.積極性
C.科學性 D.創(chuàng)造性
25.提出“去塞求通”、“向導國民”和“監(jiān)督政府”報刊思想的是( )
A.孫中山 B.梁啟超
C.徐寶璜 D.洪仁玕
26.下列說法由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是( )
A.讀者來信是政治的“晴雨表”
B.人民報刊是“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開表露”
C.“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
D.“全黨辦報、群眾辦報”
27.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史上,首次把“群眾性”、“黨性”、“戰(zhàn)斗性”、“組織性”一起列為黨報的基本品質和工作原則的是( )
A.《解放日報》 B.《新華日報》
C.《人民日報》 D.《紅旗日報》
28.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新聞職業(yè)道德條例是( )
A.《報業(yè)信條》 B.《記者守則》
C.《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 D.《記者道德條例》
29.我國第一個新聞記者是( )
A.梁發(fā) B.邵飄萍
C.黃遠生 D.梁啟超
30.“九八”抗洪搶險中,記者奔跑在搶險第一線,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犧牲,才記錄了人與自然搏斗的驚險場面,寫出了許多感人報道,這說明作為新聞從業(yè)者應( )
A. 多經受戰(zhàn)火考驗
B.響應國家號召
C.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較強社會適應能力
D.經常參加大的調研活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歷史和新聞的區(qū)別是( )
A.新聞是沒發(fā)生的,歷史是已發(fā)生的
B.歷史是“錄以備考”,新聞是及時反映
C.歷史不反映現(xiàn)態(tài),只可反映史態(tài)
D.新聞不僅反映現(xiàn)態(tài),也可涉及史態(tài)
E.歷史信息和新聞信息的接受對象不同
32.下列關于新聞事業(yè)屬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宣傳工具 B.政治機構
C.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的構成部分 D.輿論機關
E.物質手段
33.新聞價值的構成要素有( )
A.時效性 B.接近性
C.顯著性 D.重要性
E.趣味性
34.關于市場經濟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新聞的本源是( )
A.新聞傳播者 B.受眾
C.事實 D.傳播媒介
2.大眾傳播學中,提出著名的“兩級傳播理論”的學者是( )
A.拉扎斯菲爾德 B.拉斯韋爾
C.盧因 D.霍夫蘭
3.下列說法中,屬于唯物主義新聞起源觀的是( )
A.新聞起源于人類的社會交往 B.新聞起源于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C.新聞起源于人們求知的欲望 D.新聞起源于人們的興趣
4.信息和新聞的共同點告訴我們( )
A.凡新聞都應當是信息 B.二者內涵相同
C.二者外延相同 D.二者傳播手段相同
5.有人說“‘八二老翁娶十六姑娘恰為百歲’,才是極富人情味的好新聞”,這種看法反映了( )
A.趣味性的新聞價值觀 B.煽情主義的新聞價值觀
C.新奇性的新聞價值觀 D.以無聊為取向的新聞價值觀
6.新聞價值的實質是( )
A.新聞的社會價值 B.新聞的商業(yè)價值
C.新聞的宣傳價值 D.新聞的本質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
7.下列關于新聞價值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新聞價值與新聞的重要程度成正比
B.新聞價值與注意人數(shù)及注意程度成正比
C.新聞價值與發(fā)生及登載的距離成正比
D.新聞價值與發(fā)生及登載相隔時間成反比
8.我國第一部新聞理論著作是( )
A.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 B.邵飄萍的《實際應用新聞學》
C.甘惜分的《新聞理論基礎》 D.徐寶璜的《新聞學》
9.在下列傳播方式中,傳受關系高度確定,但反饋容易受阻的傳播方式是( )
A.人際傳播 B.組織傳播
C.大眾傳播 D.新聞傳播
10.傳播主體對報道目標或傳播方案的搜尋、比較和確認,被稱為( )
A.新聞加工 B.新聞選擇
C.新聞策劃 D.新聞處理
11.在新聞事業(yè)形成的標志中,最為重要的是( )
A.非手工操作的傳播工具
B.規(guī)模較大和持續(xù)不斷的新聞傳播活動
C.專業(yè)化的傳播機構和專門化的從業(yè)人員
D.傳播方式由“點—點”到“點—面”的轉變
12.新聞事業(yè)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 )
A.技術進步 B.政治民主
C.文化發(fā)達 D.社會信息需求的增長
13.“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孵化了新聞事業(yè)”,對這一說法的貼切理解是( )
A.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推動了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
B.近代新聞事業(yè)是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
C.社會經濟形式決定新聞事業(yè)的體制
D.技術進步、政治民主和文化發(fā)達的程度是制約新聞事業(yè)發(fā)展和生產水平的重要條件
14.集團壟斷傳播制度和控制模式的理論依據(jù)是( )
A.集權主義理論 B.自由主義理論
C.資本主義新聞觀 D.社會責任理論
15.北約轟炸我駐南使館,一經傳媒報導,我國公眾隨即組織各種抗議活動,這表明( )
A.媒體起到了領導作用 B.媒體有批判的權力
C.新聞事業(yè)引導輿論 D.輿論也是一種權力
16.“‘出版自由’這個口號從中世紀直到19世紀成為全世界的一個偉大口號,為什么呢?因為它反映了資產階級的進步性,即反映了資產階級反對僧侶、國王、封建勢力和地主的斗爭。”提出這一論斷的是( )
A.列寧 B.斯大林
C.毛澤東 D.恩格斯
17.新聞自由的實質是( )
A.傳播自由 B.接受自由
C.一種民主權利 D.一種社會權力
18.利用新聞發(fā)布會來控制新聞屬于( )
A.政策控制 B.法規(guī)控制
C.倫理控制 D.行政控制
19.關于新聞政策與新聞法規(guī)的關系,正確的理解是( )
A.新聞政策和新聞法規(guī)毫無關系
B.新聞政策可以取代新聞法規(guī)
C.新聞法規(guī)可以說是法律化的新聞政策
D.新聞法規(guī)可以取代新聞政策
20.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特征之一是( )
A.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B.全黨辦報,群眾辦報
C.黨和政府的喉舌 D.新聞事業(yè)資產人民公有
21.國內第一家真正實現(xiàn)交互式閱讀和系統(tǒng)編排的電子報紙是( )
A.《中國貿易報》電子版 B.《人民日報》電子版
C.《北京青年報》電子版 D.《杭州日報》電子版
22.新聞傳播機構及新聞工作者在傳播新聞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立場和觀點反映了新聞事業(yè)的( )
A. 思想性 B.階級性
C.黨派性 D.傾向性
23.明確提出“政治家辦報”的是( )
A.毛澤東 B.列寧
C.馬克思 D.斯大林
24.始終保持冷靜的頭腦,善于運用唯物主義方法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和反映事物,這反映了新聞事業(yè)的( )
A. 嚴謹性 B.積極性
C.科學性 D.創(chuàng)造性
25.提出“去塞求通”、“向導國民”和“監(jiān)督政府”報刊思想的是( )
A.孫中山 B.梁啟超
C.徐寶璜 D.洪仁玕
26.下列說法由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是( )
A.讀者來信是政治的“晴雨表”
B.人民報刊是“人民精神的英勇喉舌和它的公開表露”
C.“人民的信任是報刊賴以生存的條件”
D.“全黨辦報、群眾辦報”
27.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史上,首次把“群眾性”、“黨性”、“戰(zhàn)斗性”、“組織性”一起列為黨報的基本品質和工作原則的是( )
A.《解放日報》 B.《新華日報》
C.《人民日報》 D.《紅旗日報》
28.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新聞職業(yè)道德條例是( )
A.《報業(yè)信條》 B.《記者守則》
C.《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yè)道德準則》 D.《記者道德條例》
29.我國第一個新聞記者是( )
A.梁發(fā) B.邵飄萍
C.黃遠生 D.梁啟超
30.“九八”抗洪搶險中,記者奔跑在搶險第一線,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犧牲,才記錄了人與自然搏斗的驚險場面,寫出了許多感人報道,這說明作為新聞從業(yè)者應( )
A. 多經受戰(zhàn)火考驗
B.響應國家號召
C.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較強社會適應能力
D.經常參加大的調研活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歷史和新聞的區(qū)別是( )
A.新聞是沒發(fā)生的,歷史是已發(fā)生的
B.歷史是“錄以備考”,新聞是及時反映
C.歷史不反映現(xiàn)態(tài),只可反映史態(tài)
D.新聞不僅反映現(xiàn)態(tài),也可涉及史態(tài)
E.歷史信息和新聞信息的接受對象不同
32.下列關于新聞事業(yè)屬性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宣傳工具 B.政治機構
C.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的構成部分 D.輿論機關
E.物質手段
33.新聞價值的構成要素有( )
A.時效性 B.接近性
C.顯著性 D.重要性
E.趣味性
34.關于市場經濟
結束
本文標簽
特別聲明:1.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湖北自考網”的,轉載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湖北自考網(m.heywebguys.com)”,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全國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新聞學概論試題" 相關文章推薦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匯總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匯總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6)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6)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5)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5)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4)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4)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3)
-
092023-03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2)湖北自考《現(xiàn)代漢語》章節(jié)復習題及答案(2)
限時,免費獲取學歷提升方案
已幫助10w萬+意向學歷提升用戶成功上岸
推薦信息
毛澤東思想概論
培訓優(yōu)勢:課時考點精講+刷題+沖刺,熟練應對考試題型。全程督促學習,安排好學習計劃。 毛澤東思想概論...自考培訓英語二
本課程既是一門語言實踐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素質課程,它以培養(yǎng)學習者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為目標,使他們在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有效的交流。 英語二...自考培訓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本書包括兩個部分:自學考試大綱和基本原理。主要內容有,馬克思主義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物質世界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認識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人類社會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發(fā)展,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進程,社會主義社會及其進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進程等。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自考培訓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科學性、知識性以及實踐性和修養(yǎng)性。它包羅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本質、學習成才和法律本質等內容,指導和回答大學生在人生、抱負、信念等方面遍及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自考培訓中國近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定教材,依據(jù)中央審定的普通高等學校“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編寫大綱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結合自學考試的特點設計了十章,集中講述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一直到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160多年的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 中國近代史綱要...自考培訓
湖北自考動態(tài)
自考熱門標簽
- 2025年上半年湖北大學自考本科畢業(yè)生成人學士學位申報工作通知
- 2025年上半年武漢大學自考成人學士學位申報工作通知
- 2025年武漢商學院全日制自考本科助學班招生簡章
- 2025年春季武漢輕工大學自考本科生學士學位外語赴考公告
- 2025年四月湖北自考什么時候出成績?速來了解
- 2025年上半年武漢紡織大學自考畢業(yè)生學士學位論文審核工作通知
- 2025年湖北省成人學士學位外語考試湖北大學考生成績查詢、復核通知
- 2025年上半年湖北工業(yè)大學自考本科畢業(yè)生學士學位外語水平考試赴考須知
- 湖北自考助學班考生如何在自考平臺進行注冊?速來了解!
- 202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湖北大學自考考點赴考通告 查看更多
微信公眾號
考試交流群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湖北省自考政策、通知、公告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程。